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特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震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如果遇到熱帶風暴災害該怎么辦呢?需注意以下幾點:
1、熱帶風暴經過的地區和海域,往往帶來狂風、暴雨、巨浪,它對海上作業船只、石油鉆井平臺,近海養殖和陸地上的建筑、交通線、農田、果林等,具有很大的破壞力,是一種常見的災害性天氣現象。
2、熱帶風暴到來時,盡可能呆在家里,不輕易外出,室外的行人,要盡快回到屋里,因室外有飛落物容易砸傷人。雷雨交加時,要拔下電器插頭和電視機天線。如果有電線斷垂掉落,電源中斷等情況,應該通知有關部門檢修,絕對不能用手去觸摸。如果出現屋頂被吹走、室內電線短路著火、門窗被刮掉等緊急情況,首先是及時斷電滅火,再去處理其他問題;如果一時不易解決的話,要盡可能快速轉移到其他房屋里,當出現洪水漫溢、山體崩塌、海水浪大等現象,危及住房安全時,應果斷地搬遷到安全地方。
防火安全檢查是發現和整改火災隱患的有效途徑,是確保消防安全的關鍵環節。防火安全檢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火災隱患能否得以及時發現并消除,從而關系到一個單位、一方場所的安全。那么,怎樣才能提高防火安全檢查的質量呢?
一、要提高防火安全檢查人員素質。
防火安全檢查人員,特別是消防監督人員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業務能力,政治素質是前提,業務能力是關鍵。防火安全檢查涉及面廣,技術性強,要求消防監督人員必須練好基本功,熟悉了解檢查設施的特點、檢查的主要內容:單位用火、用電和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生產、儲存、經營、運輸、使用過程中的防火安全情況;建筑物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消防組織機構是否建立健全,培訓演練是否落實;消防設備是否完好;逐級防火責任制、崗位防火責任制和各項防火安全制度的執行情況等。
二、要加強組織領導。有組織地開展防火安全檢查,是提高防火安全檢查質量的有力保證。
在開展防火安全檢查時,消防監督人員應主動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及公安局領導匯報,征得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請領導帶隊組織安全檢查。在檢查中,消防監督人員要給領導當好參謀,這樣可以擴大檢查效果,提高單位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對火災隱患的整改力度。
三、要結合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檢查方法。
防火安全檢查應結合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行之有效的檢查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如重大節日的防火安全檢查,消防監督機關應加強與公安、勞動、安全技術等部門的聯系與配合,組成聯合檢查組,統一進行。這樣既避免了防火安全檢查工作“單打一”的現象,又擴大了檢查效果;既能全面發現問題,又減輕了企業負擔。在檢查時遇到專業性知識較強的,自己又拿不準的,應聘請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采取“專家會診”的辦法,解決疑難問題,亦可采取“臨時抱佛腳”的辦法,針對所檢查單位的特點,檢查前先查閱有關資料,以備檢查時能發現問題,不說外行話。
四、要配備防火安全檢測儀器。
防火安全檢測儀器具有科學性,精確度高,特別是對那些特殊物質如油分子濃度、液化石油氣、天然氣、靜電接地電阻、電氣線路漏電等的檢測,那是人的感官無法辦到的,因此消防監督機關必須配備防火安全檢測儀器,這樣可大大提高防火安全檢查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五、要明確防火安全檢查的目的。
防火安全檢查不僅要發現問題,還要說明問題,更要落實整改措施,督促單位及時整改火災隱患,決不能有頭無尾,檢查完了就一了百了。在檢查時,消防監督人員應認真向隨查人員和在場職工群眾說明火災隱患在哪里,危險性有多大,依據是什么等;檢查完后,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火災隱患,應及時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發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做到責任到人;對整改不力,重視不夠的,應嚴格依法辦事,并借助新聞媒介進行“曝光”。這樣既查明了火災隱患,加大了整改力度,又教育了職工群眾。